2019年在漫长的贸易拉锯战中结束,2020年即将在美好的愿景中到来!展望2020年,有哪些市场应用将带动上游电子元器件回归以往的繁荣?我们根据对产业链龙头厂商的走访及年度峰会的反馈,做出了“2020年十大热点应用趋势”预测,希望能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5G:基站建设完成70%,终端小规模爆发
5G被寄予厚望在2020年小规模爆发并带动周边效应。2019年,韩国、美国、英国、瑞士、中国领跑全球5G商用,基站建设进入攻坚期。预计2020年,更多国家加入5G商用阵列,主要国家将完成70%以上5G基站建设,覆盖三线及以上城市5G用户集中区域。
2020年,电子产业链将受益全球5G基站及终端小规模起量带来的利好。在通信设备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等将持续受益大基站/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建设而提升业绩。三星作为通信设备新晋者,旨在拿下全球网络通信设备20%的市场份额,有可能小范围打破现有竞争格局。
在芯片端,华为麒麟990、三星Exynos980、MTK天玑1000、高通骁龙865/骁龙765系列等5G SoC将在2020年形成“你争我夺”的竞争局面,苹果收购英特尔基带业务,是否成功搅局值得期待。
在应用端,前期受技术及标准成熟度的影响(R15与R16),5G最快会在2C场景落地应用,如智能手机超高清流媒体业务(视频、直播、云VR/AR、云游戏等)以及特定场景的无线宽带接入等,后期会逐步切入车联网/自动驾驶、无人机等IoT相关细分市场应用。
先从手机终端来看,预计2020年中国5G手机销量将达1.5亿部左右。华为、苹果、OV、小米等主流品牌将展开激烈厮杀。特别是2020年Q3,随着苹果高端5G手机发布,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在价位区间上,高端机型将集中在人民币3000元以上,暑期档将集中出现2000-3000元的5G手机,2000元以内的5G手机在2019年已崭露头角,但将在2020年底集中爆发,市场竞争焦点依然集中在中低端市场(1500-3500元)市场。
其次,物联网有望在5G发展的推动下实现质的飞跃,特别是自动驾驶、车联网、无人机、精密工控、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业务将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其中,2B业务(社区、酒店、银行、医院)将为投资者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
截至2019年底,全球超过40家运营商部署5G网络,超过40家终端厂商宣布推出5G终端。预计到2022年,全球5G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将超过14亿部。到2025年,全球5G连接数预计将达到28亿个。
2、AIoT:借5G技术落地弥补“商用慢”短板
物联网(IoT)是半导体原厂和分销商业绩增长的关键应用领域,预计2020年IoT仍将保持乐观前景。
根据2019年度分销商调查,IoT在代理商营收来源排名中位列前三,具体表现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场等应用起量带来的MCU处理器、传感器、无线传输(LoRa、NB-IoT、eMTC、Sigfox等)、存储器、容阻感、功率器件、连接器等主被元器件的快速起量。
其中,窄带物联网(NB-IoT)芯片快速爆发,是IoT连接数一路狂奔的缩影。2019年,中国NB-IoT连接数超过2亿个,智能水务、远程抄表、资产跟踪、智能停车、智慧农业、安防报警、智慧井盖、智慧路灯等成主要应用。
据预测,2020年全球NB-IoT市场规模将达到3.9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0%,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亿美元。
IoT标准相继出台促进了产业发展,但市场“碎片化、离散大”的特点,给新进入者带来不小的挑战,不过也因这些特征让专注细分市场的半导体原厂和分销商获得很大的发展机会。2020年中上游厂商将持续受益IoT利基市场。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的共同发展,AIoT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AIoT的特点在于,通过AI的方式实现“万物数据化、万物智联化”。近一两年,供需两端积极推动AIoT逐步渗入金融、医疗、教育、安防、机器人等领域。预计,2020年AIoT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300亿人民币,带动中国相关产业规模将突破1.2万亿人民币。
从应用场景来看,AIoT主要分为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慧零售和智慧制造等四大领域。不过,AIoT目前因传输技术瓶颈商用进程不明显,预计2020年将借助5G技术的落地弥补该短板。
除此以外,边缘计算将在2020年持续爆发。万物互联时代,海量数据处理加重了云数据中心的负担,边缘计算的价值凸显。边缘智能作为物联网重要的控制节点,其涉及到的产业生态涵盖了硬件、软件、设备、运营商、内容提供者、应用开发者等各个环节,相关厂商受益。
3、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200万辆年销量目标面临挑战
前几年,即使中国车市遇冷,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是正增长,但自2019年7月起,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实施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始呈现负增长的态势。往年的补贴总额一般会覆盖电池成本,但2019年6月25日实施的补贴新政设置了更高的补贴门槛,并取消了地方补贴。
同时,根据政府此前的规划,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取消。据了解,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目标为200万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因截至2020年底补贴全面退出,将刺激消费者年底前的购车欲,该销量目标达成概率较高。
据悉,2019年1-10月,我国仅销售了94.7万辆新能源汽车,由此可见,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与上一年相差不大。而对2020年200万辆的销量目标达成而言,则面临较大的挑战。
另外,我国也正在逐步取消汽车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2018年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正式取消。放开汽车股比限制再加上全面取消补贴,虽然在短期内将让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格局更复杂,但是长期看来,也将迫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更早步入正轨。
根据工信部最新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认为,到2025年底,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的目标有可能实现。不过,还需政府进一步制定政策去做产业引导,充分激发新能源市场发展活力。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将带动力电池、充电桩、功率器件的发展。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在160万辆左右,CAGR 28%,同时其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将大致为75GWh,CAGR 29%。按照我国2020年车桩比接近1:1的要求,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标为500万辆,届时充电桩要求达到480万个左右,在充电桩领域,总投资将超过人民币1840亿元,充电网络利润空间为558亿元。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带动IGBT、MOSFET等功率器件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功率器件市场复合增长率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4、智慧家庭:家电站C位,入口之争仍延续
智慧家庭是IoT的一个重要分支,基于IoT技术,以住宅为平台,由硬件、软件系统、云计算平台构成的家居生态圈,其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家电、影音娱乐、家庭安防、智能卫浴、智能厨房、智能照明、智能睡眠等诸多领域。
在IoT技术成熟的促进下,2020年智慧家庭将迎来新的进展。根据推测,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于2020年超过6820亿人民币,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20年将突破4000亿人民币。由此推测,中国智慧家庭市场规模将占据全球约60%市场份额。
2019年,全球消费者在智能家居相关硬件、服务和安装费用上的支出达到了千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将保持1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不过,相比欧美国家,目前中国智慧家庭普及率非常低,原因在于智能产品鱼龙混杂,伪智能产品层出不穷,简单的设备联网、远程控制、手机遥控等应用并非消费者刚需。据调查,中国消费者对扫地机、智能门铃、智能门锁等购买意愿较强烈,但拥有率较低。
同时,还有安全性问题。新华社曾经发文指出,部分智能家居长期处在他人的监视之下,黑客入侵智能家居设备盗卖个人隐私已成常态。再加上真正具备“智能感知、交互、自学习”的家居单品价格昂贵,这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不过,未来随着AI功能的加入,作为智慧家庭一个重要应用的智能家电的商业模式将发生改变,比如,冰箱、空调将由单纯的硬件演进为可检测食物成分、推荐食谱及空调自动调温等智能化应用。
预计2020年,智能家电仍将保持85%的高占比;其次是智能影音,如激光电视、智能投影、智能音箱仍将稳步增长;作为智能家居的热门产品——智能门锁目前国内渗透率仅4%,安全、成本、功耗与平台建设难度是瓶颈,但随着B端市场的增长及C端市场的走热,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门锁渗透率将达到18.5%,出厂价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310.2亿人民币。
另外,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入口之争”2020年将延续。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都可能参与混战。
5、车联网: 车企与芯片厂商共同聚焦C-V2X
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分支,车联网本质上是连接车与车、车与人以及车与物的通讯网络,它结合了物联网、智能交通、车辆信息服务、云计算和汽车电子技术。
综合调研采访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车联网用户数量将超过4000万,到2025年,中国车联网的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占比高达1/4。
当前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路径有两种:DSRC(短距无线通讯技术)和C-V2X(蜂巢式通讯技术)。其中,DSRC在Wi-Fi IEEE 802.11通讯协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2017年9月,3GPP在LTE-R14技术的基础上,发布了第一版C-V2X标准,主要由中国和欧洲推进。C-V2X包含LTE-V-Direct(短程直通式通信)和LTE-V-Cell(广域蜂窝式通信)两种模式,前者主要实现V2V、V2I直接通信,承载车辆主动安全业务,后者主要承载传统的车联网业务。
虽然DSRC发展较早且进入到了量产阶段,但是DSRC无法与5G衔接,而C-V2X是从LTE-V2X到5G V2X的平滑演进。同时,一些原本支持DSRC的车企也开始转向关注C-V2X。不过,由于目前C-V2X技术尚未成熟,而且支持DSRC的美国也并未正式否定该技术,预计车联网发展的初期,DSRC和C-V2X两种模式将在全球范围内并存。
目前,中国的车联网市场主要以C-V2X为主,比如奥迪、大众、一汽、东风、长安、上汽搭载华为LTE-V2X车载终端的车辆已经进行了V2X智慧交通场景演示;奥迪中国、北汽、长安、吉利、长城等车企基于高通9150 C-V2X芯片组解决方案和大唐的LTE-V2X模组DMD31进行了V2V及V2I用例场景演示。预计2020年,C-V2X市场将持续推进落地商用。
6、智能安防:市场持续爆发,警惕“定时炸弹”
智能安防是人工智能技术商业落地发展最快、市场容量最大的主赛道之一,一直以来被各业者寄予厚望。预计在2020年,智能安防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将接近1万亿元人民币。
在庞大的市场前景下,2020年智能安防产业趋势具备了三个“确定性”和三个“不确定性”。可以确定的是:第一,智能安防市场前景巨大,需求量攀升,其中视频监控仍是增长主力军。第二,随着智能安防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成,下游运营领域将成为新战场,继续开拓消费级应用。据预测,未来的智能安防市场会往运维管理下沉,这使得新玩家无需费心劳神地专注于高端技术和应用,只要服务好消费级需求便可带来巨大盈利。第三,由于上一个因素,进一步加深安防厂商、AI公司、集成商、云服务商并立的产业格局,并且引来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加入战场,国产替代持续升温。
与此同时,中国智能安防市场存在着三个“定时炸弹”。其一,中美贸易纠纷仍未明朗,中国安防企业气势如虹,会有被“针对”的风险。其二,智能安防产品同质化严重,智能门锁、监控的功能已大同小异,行业内可能会有一波小的“洗牌”,把一些规模较小、无自主技术优势的厂家淘汰掉。其三,智能安防的应用上限基本取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演进,然而近年来AI的前进步伐放缓,风险管控环节仍缺失,下一步的技术趋势并不明朗。
尽管如此,智能安防将会成为2020年中国电子市场的主战场之一,这一点任谁都无法撼动。因此,针对以上的不确定性,中国智能安防玩家应对挑战要靠三种力量:技术实力、销售能力、渠道管控力。
AI+安防的双技术结合,使得安防玩家不能缺乏对核心技术的自主控制权;销售能力不仅指辐射全国重点区域的销售渠道,还指获客的渠道和取得客户信任的手段;渠道能力主要指拥有稳定的上下游供应商,对上下游供应商的产品规格及服务标准有话语权,并有足够的议价能力。
7、工业机器人:增速可见,智慧仓库将利好库存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工业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领域实现了应用,具有相当大的市场前景。综合数据预测,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或达68万台,年销售额达到265.88亿美元;预计2020年全球年销售额将首超300亿美元。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30万台的工业机器人,亚洲作为面积以及人口最多的地区,工业机器人的增长速率最高。其中,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与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最有发展潜力。据工信部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文件可推算,到2020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千亿市场。
工业机器人作为在传统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智能制造装备,在全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带动下,市场规模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从最初的制造,包括生产喷涂和焊接,到后期组装,再到最后的搬运和包装,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产业链。
智慧仓库已成为了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应用场景之一,在2020年或迎来更大的爆发。在2019年,京东物流仓库中心拣货视频被曝光,上百台机器人相互协作拣货任务。据了解,目前仓储类机器人已能够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及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路径规划和任务协同,并搭载超声测距、激光传感、视觉识别等传感器完成定位及避障,最终实现数百台机器人的快速并行推进上架、拣选、补货、退货、盘点等多种任务。智慧仓库不仅能满足于To C电商的庞大需求,相信对中国元器件分销库存管理也会带来新的利好。
8、VR/AR:5G落地商用,力推VR/AR二次爆发
据预测,到2023年中国VR头显设备出货量将突破1000万台,AR头显设备出货量将突破800万台,未来5年整体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70%左右。
自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商用以来,它们一直活跃在游戏、视频直播等大众消费领域,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据了解,VR呈现的是完全虚拟的世界,对低延迟、高清晰度的显示和交互等方面有较严苛的要求;AR通过摄像头获取真实环境信息,结合传感器做定位跟踪、交互,通过显示设备生成虚拟场景,再叠加到现实场景,对显示技术和三维注册-跟踪定位技术有提出一定的要求。
前几年,市场上曾出现一波VR的热潮,线下VR体验店遍地开花。但因VR技术并不成熟,5G技术并未商用,受产品功能有缺陷,产品外观不完美,配套的内容缺失等原因的影响,在爆火之后VR产业又出现爆冷。
2019年,5G开始商用。5G凭借“大带宽、低时延、移动性强”方面的优势,为VR/AR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解决了该行业“产品体验性较差、内容服务匮乏、技术创新难度大、缺乏分发平台”等痛点。同时,5G的边缘计算技术也将促进云VR/AR的发展。
针对VR/AR市场,综合调研采访数据预测,未来观影一体机VR市场将继续增长,近1/3的VR一体机将被应用于家庭观影;电力、制造等巡检将布局AR应用,配合5G网络更好提供远程信息交互及支援;未来的用户将习惯通过语音交互来使用VR/AR设备;将超过30%的展示类场景将通过租赁方式整合提供设备、软件、服务;未来将有更多的高校采用VR/AR内容进行课程培训。
9、可穿戴设备:手机厂TWS耳机形态转向入耳式
关注2019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智能手表、TWS耳机等可穿戴设备成为厂商发力的重点。
预计,2020年全球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将突破8,000万支,年复合成长率超过28%。从这个趋势中大致可以看到,智能手表的出货量正在逐年增长。同时,智能手表的产业链企业也在跟着受益。供应链方面,中国企业在智能手表传感器、芯片、电池、屏幕、表身、表带等部分均有参与。
以显示屏为例,AMOLED是近年来智能手表的主流屏幕应用,京东方、天马微电子、柔宇科技、维信诺、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国显光电、华映科技等厂商在小尺寸AMOLED上均有部署。
2019年9月,苹果AirPods Pro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高端TWS耳机的普及。根据综合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达7,800万对,CAGR约为53%,2020年出货量数字将达11,000万对,CAGR突破40%。同时,2020年TWS耳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金。
目前,市面上的TWS耳机产品主要从属于两类厂商。一类是智能手机厂,其耳机产品作为手机的配件推出;一类是传统音频厂,其耳机主要追求音质的优越性。此前,手机厂主要以半入耳式耳机为主,比如苹果、华为这类带“杆”的耳机。音频厂出于对音质的追求,坚持带橡胶套的封闭式耳机。但AirPods Pro的发布或将带来新的潮流,未来手机厂的TWS耳机可能会朝着入耳式的方向发展。
因TWS耳机完全除去了物理线,在体积、尺寸、功能多样性、使用体验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也让TWS耳机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双耳通讯的稳定性及时延问题,以及复杂使用场景下的强抗干扰问题都是其需要解决的痛点。这些都将由主芯片厂商来集中突破。目前,TWS耳机芯片厂商,国外主要有高通、安森美、赛普拉斯等厂商,国内主要有恒玄、炬芯等厂商。
10、8K显示:4K普及,8K+AI+5G融合之势明显
4K普及方兴未艾,8K已经崭露头角。从720P到1080P,从2K到4K再到8K(分辨率高达7680×4320),显示屏分辨率升级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作为面板显示行业的领头羊,韩国三星和LG已将8K显示作为中长期产品线战略,而国内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雷曼光电、利亚德等也已发布其8K产品,很多应用场景领先三星和LG。
政策驱动是8K起步的关键推手。在由工信部颁发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将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行动计划》提出,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4K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预计2020年主流面板厂商将持续发力8K技术。而8K显示与VR/VR、5G技术的结合,将成为2020年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5G“超大宽带、超低时延”的特性是8K普及的重要支点,5G+8K强强联合,不仅可为远程手术提供巨大的助力,同时在影视、安防、体育等多个领域助推应用体验升级。展望2020年,8K应用可能仍停留在大尺寸商业显示,如大型户外体育赛事直播、户外广告及室内超高清电视等。
其中,超高清大屏电视正在成为市场主流。2019年,50寸以上的电视超过很大比例都已是4K产品。未来,8K高分辨率的技术成熟,5G技术的小规模普及以及多项国际赛事的催化,“8K+5G”电视普及指日可待。同时,8K电视融入AI交互技术作为控制入口,实现智能生活场景。
2020年8K生态圈会进一步完善,2020年东奥会等重要赛事的落地或将给8K的大规模商用带来转折点,预计从2020年起8K出货量将逐步上升。
最后,深圳将成为“AI+5G+8K应用示范区”。由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8K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显示,深圳将重点推动8K与AI、5G有机相融合,力争到2022年8K核心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力争成为AI+5G+8K应用先导区。
|